close

主要從兩個方面探討「人的定義是什麼?」這個問題。
一方面是二元論觀點,認為人具有肉體和靈魂。
另一方面,物理主義觀點則認為人僅是一具肉體。
但這肉體具有一定能力,並能從事很廣泛的行為活動。
問題:是否死後我依然存在或是我能倖免於死 首先,我們必須要明白人是什麼,由什麼組成,再來問,什麼叫作活著 什麼是個人同一性的關鍵本質或基礎,未來的我跟現在的我有什麼不同?

在Jay Rosenberg所寫的文章中給出了其中一個反駁的觀點 我們所說的人死了是什麼意思?要怎麼樣理解一個人已經死了? 正常的理解是生命的終結,那麼死後我依然存在的話,是否生命結束之後 是否還有生命?這樣的理解的話,那麼答案就很明顯了,答案是否定的,就像是再問盤子裡的東西吃完了那盤子裡是否還有東西?

這是反駁方的觀點,這種問題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我們更深入的一點去探討死亡 談到一個人死之後身體的會發生什麼變化?不同的方式造成不同的死亡,但 是有一點是相同的,你的死亡隨著某一系列的事情發生,雖然不知道這一系列的事情是什麼,且不管發生的原因,最後血液不再流動,氧氣不能送到全身,細胞得不再養份開始壞死,不能修復,結果就是肉體死亡

從典型哲學觀點來看,整個過程就是
Function Normal ==> B1 ==> B2 ... Bn ==> Body Death
但由於我們不知道某些具體的生理過程,我們可以叫他B1 B2 B3 一只到Bn 在B1之前你的身體還在運作正常,而在Bn之後身體死亡,這就是死亡過程 假設我們稱這個過程為肉體死亡,死後我依然存在可以為更清楚換為
我是否能夠在我肉體死後還能存在?


再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必須先回答,我究竟是什麼東西,我怎樣的實體,什麼組成我死能夠不夠繼續存在使取決於組成與構造 在哲學思考中這個問題的其中的兩個基本觀點

1.二元論 (物質與非物質) 人可能是肉體和其他某物的結合體-心靈、靈魂,靈魂是與肉體截然不同的某物,從哲學角度對心靈的恰當解釋,但需在是在非物理、非物質條件下去解釋的。

從二元論觀點,我們再多討論一點 我們可以稱做非肉體的為心靈,不一定是靈魂,可能是某個非物質的東西,也可以能是精神,意識稱做靈魂只是能夠強調二元論的觀點 一方面靈魂可以命令肉體行動,肉體能夠讓靈魂感知,這是種雙向互動(當然可以討論單向,不起作用等更複雜的二元論) 在這裡我們討論保守雙向的二元論,所以是我們得心靈控制我的身體,身體可透過各種方試影響靈魂,他們之間有某種緊密的連結 就二元論而言,靈魂是有位置的,我可以從這裡看到世界,就像你們每個人都有特殊位置去看這個世界,所以你的靈魂是有位置的。

二元論最引人入勝的地方,就我們的問題而言
如果肉體與靈魂同時存在,而且靈魂是非物質的,那麼肉體死亡過程B1~Bn之後肉體不在,因為靈魂是非物質,那麼他會繼續存在,即使肉體已經被分解殆盡。以這個觀點來看那麼什麼是死亡:如果我的靈魂和肉體之間,有著緊密的連結,那麼死亡就是這種連結的結束 肉體死亡了,靈魂再也不能給他指令,但是靈魂卻可能可以繼續存在,如果我們是二元論者,我們就會非常看中我們可以免於一死的可能性

在此觀點上,有幾點要指明
第一點是 就先前說過,人是一種組合,有點像是靈魂肉體三明治 所以一個人有靈魂與肉體部份,如果我們要寄託於相信靈魂的存在,讓死後能夠繼續活著有證可依,那我們需要一個嚴格的說法,不是說人是靈魂加肉體,而是人是 靈魂,畢竟如果人是組合體,如果一個人是一對靈魂肉體組合,那麼肉體死亡只剩下靈魂,如果人是一對這樣的組合,而這組合不付存在,那這個人也不存在,因此 如果我們相信靈魂可以幫我們存活的問題上,必須是肉體不是我重要組成部份。簡短的說起來,我嚴格說起就是個靈魂而已,只要靈魂不滅,我就存在

第二點是 有三種不同的觀點,也許可以引起我們的興趣
1.肉體跟靈魂一定截然不同嗎?難道心靈必須被理解為非物質物體
2.即使靈魂存在,在肉體被摧毀後,靈魂一定能存活嘛?在缺乏進一步的論證,我們無法保證,肉體死後靈魂會存在,即使靈魂是獨立於肉體,再肉體被 摧毀的同時,他可以被殺死,也許是在B1~Bn過程中(我們現在是雙向緊密的二元論者),有種非常緊密的因果關係存在在靈魂與肉體之間,也許再B1~Bn 的過程之間,我的靈魂產生的另一種過程S1~Sn,也許是S1到Sn造成靈魂死亡
3.如果靈魂活下來,他會活多久? 靈魂是否再我們肉體死亡後繼續存在,他使否會永遠存在,我們是永生的嘛?這些問題是柏拉圖特別感興趣的問題(斐多篇,文章主要通過蘇格拉底與他兩個朋友的談話證明靈魂不朽的命題)

以上這是關於人本質的第一個基本觀念,這個觀念是大家所熟知的,可以看世界上每個宗教上看到這樣的影子 但是這是對的嗎?我們有理由相信其正確性嗎?


2.一元論(物理主義) 只有一個基本且唯一存在的東西,那就是肉體,人只不過是物質實體,人就是肉體,而且是非常神奇的肉體,這個肉體可以做到其他實體做不到的東西,根據物理主義的觀點,人是可以做以下事情特殊物體,可以思考,可以理性,可以與人交流,可以制定計劃,可以相愛...

討論第二個基本觀念 物理主義觀,核心思想人只是肉體,這個唯物主義觀 但是重要的一點,當我們說人只是肉體時,這不是意思人是個隨隨便便肉體,像是一支粉筆,作為一個物理實體,能做的不多,可以寫字,折半,拿去丟人,是一個不怎麼有趣的物理實體,再例如一支手機,比一只粉筆有趣多了,他能幹一堆粉筆不能幹得事情 我們每一個人,按照物理主義的觀點,就是能夠幹出某些令人驚嘆的實體,是個會思考的實體,會推理邏輯,是有感情,可以創造,擁有夢想和抱負的肉體,我們是被稱為人的一個肉體。

作為人有別於粉筆、收音機、汽車等其他物體的能力,這些能力使得我們成為人!
用專業術語來說,我們可以稱那些能力為P能力,但以下是物理主義的觀點。物理主義認為,人只是一具擁有實現各種P能力的肉體,我們可以把人視為擁有P能力的肉體,或者我們可以說,人就 是具有人類能力的肉體。

要理解這個觀點最為重要的是,這裡的肉體不是隨隨便便的肉體,我死亡了,我還是保持著肉體的形式,但這不是具有人類能力的肉體,所以說,關鍵是人擁有一個具有人類能力的肉體。

那麼物理主義又是如何定義心靈的呢?從物理主義的角度出發,心靈是表述肉體各種精神能力的方式,我們給它起了個名字,稱它為心靈,但心靈僅僅是在肉體還能正常工作時對這些精神能力的一種描述。
心靈是表達人類肉體能力的一種方式。現今科學認為一個運作良好的肉體能夠做到以下事情-思考、規劃以及彼此相愛,這都得益於大腦的正常運作,這是物理主義的觀點。
 

從邏輯角度看來,也許會有第3種觀點,那就是人只有靈魂沒有肉體,物理對象只是一種幻覺,而我們深陷這種幻覺之中,這種觀點在哲學裡稱做唯心主義(idealism),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心靈和思想,但這個我們問題目標而言,與討論的話題不相關,就先放一旁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Y 的頭像
    WaY

    寫下曾經

    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